NASA宣布火星首架直升机试飞,这对人类探索火星有何作用?

2024-05-05 03:14

1. NASA宣布火星首架直升机试飞,这对人类探索火星有何作用?

最近,NASA宣布将要在火星进行首架直升机试飞试验,可以说是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。火星对于我们如今的科技来说,已经越来越不是一个难以攀登的高山,就像美国,也曾多次向火星发射探测飞船,进行着陆实验等等,所以这一次进行直升机试飞实验,对于外太空探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,火星作为我们太阳系非常重要的一颗行星,在很长的时间内,都是人类非常想要探索的目标,随着如今科技的快速进步,人们终于可以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。
这一次的直升机实验,对于今后人类登上火星有着重要的意义。首先,火星上并没有浓厚的大气层,所以会造成很严重的昼夜温差,而且没有支撑人类生存的空气存在,但是从距离来看,火星可以说是人类非常适合移居的星球,而且曾在火星上发现过水的痕迹,也曾经发现过微生物生存过的痕迹,所以从这一点来说,火星对于人类的探索意义是非常大的,这也是NASA经常会进行火星实验的重要原因,对于我们国家来说,对火星的探索时间还比较短,但是对于火星的探索也是重要的课题。
而从技术层面来说,想要在火星上进行直升机试飞实验,那么还是需要突破一定的技术壁垒。就像刚才所说到的,火星上并没有很厚的大气层,所以整体的空气密度是比较低的,大气压力也和地球完全不一样,在这样的情况下,想要进行直升机试飞实验,就一定要想办法突破空气浮力问题,直升机想要成功飞到天上,需要螺旋桨提供的强大上浮力,这对于空气密度的要求也很大,因此,NASA会进行这样的实验,也证明了美国对于火星环境的研究是比较超前的。
如果这一次的实验可以顺利成功,那么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数据,对火星如今的大气环境进行详细的计算。这一点还是为了今后能够登上火星做准备,熟知火星的大气环境之后,之后再登陆火星的时候,能够准备更充分的资源,以及人体所需的气体含量等等,这样的实验研究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,NASA能够率先进行试验,虽然和本身的科技发达程度有着紧密关系,但是也离不开美国对于该项目的看重程度。

NASA宣布火星首架直升机试飞,这对人类探索火星有何作用?

2. 第6次飞行任务 NASA的火星无人机一度故障

在红色星球上的第6次飞行中,火星车配载的Ingenuity直升机经历了意外。但是,由于内置的故障安全装置,它幸存下来,又飞了一天。
  
 这实际上是个好消息,因为它展示了飞行器应对意外的冗余系统的可靠性——同时也让地球上的工程师有机会查缺补漏。
  
 事故发生在2021年5月22日--毅力号的第91个火星日。天空晴朗而明亮,非常适合Ingenuity的任务:空中拍摄立体图像的能力。
  
 小直升机垂直上升到10米的高度,然后向西南方飞150米,在这一节点上,它转向又朝南移动15米,同时拍摄图像,然后转向东北方向,再飞行50米,最后降落。平均速度大约为4米每秒。
  
 但是,就在它到达150米行程的预定终点时,Ingenuity开始表现得非常奇怪。
     
 "Ingenuity开始调整其速度,并以振荡的方式来回倾斜。"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Ingenuity飞行员Håvard Grip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。
  
 "飞行器在之后的飞行过程里,持续这一姿势。在安全着陆之前,机载传感器显示,旋翼机遇到了超过20度的滚动和俯仰偏移,有大的控制输入,功率消耗达到峰值。"
  
 Ingenuity团队发现,这个问题与直升机的导航方式有关。它的主要导航系统,即机载惯性测量单元,不断跟踪Ingenuity的位置、速度和姿态(在三维空间的方向)。
  
 为了支持这一点,它还有一双 "眼睛"——一个导航相机,以每秒30张图像的速度不断拍摄下面的地面图像。
  
 导航系统查看图像的时间戳,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拍摄的,并利用这一信息,根据它当时应该看到的东西来比较摄像机看到的东西。如果这些信息不一致,直升机会对其位置、速度和姿态进行调整。
  
 这就是出错的地方。图像传输管道中的一个故障导致一幅——只有一幅——导航图像在送达导航系统之前就被删除了。这意味着随后的每张图像都有一个不准确的时间戳。
  
 因此,Ingenuity公司的导航系统接收到的关于其周围环境的信息是有一点偏差的,导致直升机想要纠正实际上不存在的错误。这导致了摇摆不定的飞行姿态,但Ingenuity仍能够完美降落,落在计划地点的5米范围内。
  
 这部分是因为直升机的工程师在设计时决定让Ingenuity忽略高度低于一米的导航图像,因为它们可能被靠近地面的灰尘遮挡,使导航系统混乱。这确保了平稳的起飞和降落——这也意味着Ingenuity在关键时刻就停止摆动。
  
 Ingenuity还被设计为有一个 "稳定余量",在这个余量中,它可以容忍大的误差——包括图像时间戳的误差——而不会变得不稳定。
  
 "从大处着眼,第6次飞行以Ingenuity安全着陆而告终,因为一些子系统——旋翼系统、执行器和动力系统——对临时需求作出了反应,以保持直升机安全。”Grip写道,"从非常现实的意义上讲,Ingenuity通过了考验,虽然这次飞行发现了一个现在必须解决的漏洞,但它也从多个方面证实了系统的坚固性。
  
 这真是太酷了。
  
 https://www.sciencealert.com/ingenuity-just-survived-an-in-flight-anomaly-on-mars

3. NASA在火星车装了无人机,将在火星上飞行,无人机在外太空是怎样飞起来的?

火星2020号探测器将于明年发射,并将于2021年2月抵达这颗红色星球。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,火星直升机将成为第一艘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飞行的宇宙飞船。美国宇航局将利用它来观察火星上的条件对航天器的影响,并证明直升机、无人驾驶飞机和其他飞行器可以在火星上飞行。

它还将协助地面探测车进行中的地质勘探。美国宇航局周三宣布,他们已经将一架火星直升机与2020年火星探测器连接起来。火星2020号探测器将于明年发射,并将于2021年2月抵达这颗红色星球。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,火星直升机将成为第一艘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飞行的宇宙飞船。

美国宇航局将利用它来观察火星上的条件对航天器的影响,并证明直升机、无人驾驶飞机和其他飞行器可以在火星上飞行。它还将协助地面漫游者正在进行的地质勘探,被称为好奇和机遇。火星直升机项目经理米米·昂(Mimi Aung)说:“我们的工作是证明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极薄的火星大气中飞行。

如果我们能证明火星上的动力飞行是可行的,我们期待着有一天,火星直升机将在探索这颗红色星球上发挥重要作用。”米米·昂指出,火星稀薄的大气层意味着直升机必须既轻又强。它将使用太阳能电池和内置加热器来保持火星在夜间的凉爽。火星直升机将完全自主,没有手动控制选项。

NASA在火星车装了无人机,将在火星上飞行,无人机在外太空是怎样飞起来的?

4. 人类探索宇宙的新时刻 火星首架无人机将于19日试飞

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宣布,火星上第一架无人直升机——“机智”号 (Ingenuity)直升机的首飞将于4月19日举行。外媒认为,“机智”号直升机的首飞意义不亚于莱特兄弟首次在地球上试飞人造飞行器,将为人类 探索 宇宙的方式带来新“利器”。 
     
  据此前报道,“机智”号直升机的首飞已经被多次推迟。 
  
  早在去年七月份,火星探测器“毅力号”就已经进入预定轨道,跟随毅力号一同去往火星的,还有毅力号随身携带的机智号无人机。在被送上轨道7个月后,毅力号于北京时间2月19日凌晨,在火星着陆。在火星着陆两个月后,机智号终于在4月19日迎来首飞。 
     
  在火星上以受控方式飞行比在地球上困难得多。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%,质量为地球的14%,重力约为地球的三分之一。由于火星质量太小,不足以束缚住大气层中的分子,导致火星空气相当稀薄,密度只有地球的1%。无人机在稀薄的大气中不易上升,为了获得足够的空气,机智号的叶片必须以反向每分钟2400圈的高速旋转,预计第一次飞行将以每秒1米的速度攀升到3米的高度,并在空中停留。此外,火星表面气温低下,夜间温度可降低至-90 。为保护机上零件免于冻结和破裂,机智号必须轻巧(1.8kg),也要有足够的能量为内部加热器供电。 
     
  NASA称,这种“前所未有”的无人直升机操作非常危险,但表示它可以获得关于火星条件的宝贵数据。如果本次独自飞行顺利,机智号将逐次提飞行的难度,拉大距离和高度,进行多次飞行。NASA表示,若是成功能改变将来 探索 太空方式,并开创 探索 其他行星的新方法。

5. NASA无人机开始探寻生命,火星为什么是最可能出现生命的星球

  NASA机智号任务曝光,目标是寻找生命,火星真的有生命吗 
   很多科学家都认为,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中,除了地球之外,火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,因为它跟太阳的距离同样比较适中,环境跟地球比较类似,除了大气过于稀薄之外,那么最近在中美的探测器都纷纷朝火星 探索 的同时,我们是否有找到过生命痕迹呢?
      机智号是NASA在火星的一个无人机,这个小家伙最近离开了毅力号火星车,独立在火星上完成了首飞,由于火星的大气环境跟地球大不相同,每秒螺旋桨的转动次数要比地球高大概10倍,达到两千多下才能够完成飞行,所以试飞成功之后也是让很多人比较激动。而机智号的任务最近也已经曝光,它主要就是为了在火星上去 探索 生命痕迹,或者曾经存在过的痕迹。
   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的天问1号早已经到达了火星的轨道,在不久之后也会完成火星登陆,而天问1号的任务跟美国毅力号基本一致,因为人们对火星还是非常不了解的,所以探测器主要就是 探索 一下火星的环境组成部分,同时去寻找生命。
    好家伙,都在寻找火星上的生物,那么火星真的会有生命吗?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多大? 
      其实在多年前有火星照片,表示火星疑似有存在过海洋的痕迹,而海洋对地球来说是生命之源,所以人们对火星上有生物所抱有的信心还是很大的。
   当然了,直到目前都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表明火星上有生命或者有过生命,于是中美的探测器才纷纷落地火星,希望能搞出个大新闻,为人类星辰大海计划打一针强心剂,至于具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,真的是微乎其微,因为火星目前的环境是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,过于稀薄的大气层以及缺水的环境,而且空气中组成部分可以让地球生物望而却步,最后,火星的昼夜温差达到了足足78度,这可不是什么晚穿棉袄午穿纱,火星气温的变化值是零下95度到零下20度,基本上早上你穿个棉袄死不了,晚上直接完蛋了。
    火星殖民改造计划 
      话说,在我们的有生之年,我们有没有可能完成火星殖民的改造计划呢?
   确实有很多的机构与科学家都在想这件事情,而马斯克提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改造计划,就是在火星投放1万枚核弹,准确地来说,这并不是他提出来的,而是早就存在的,不过这是他大力支持的一个计划。
   那么这个计划是如何去实现呢?原来大量的核弹在火星爆炸会导致火星急剧升温,然后可能打造跟地球差不多的温度,随后才有居住生命的可能性;这个计划靠谱吗?说实话,我们不能否认这个计划的正面性,但同时不支持,提出计划的人是疯子的可能性要比天才高很多。
    乌托邦式科学改造幻想,植树造林计划 
   此外,有人也希望更加平和地去改变火星环境,比如说植树造林计划就是其中之一,这是一个很浪漫的计划。
   我们来解析一下,火星的空气组成部分有95%是二氧化碳,氧气只有1%左右,大家应该都知道,植物是呼吸二氧化碳,然后排出氧气,动物恰恰相反,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,是不是意味着火星可以去种植树木,然后大规模的森林可以产出氧气,最后把火星改造成一个适合地球生物居住的环境呢?
   听上去不错,但得给大家浇盆冷水,因为这个计划是很幼稚的,树木生存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有很多,从来就不仅仅只是要呼吸二氧化碳,树木同时还需要阳光与养分,需要有机土壤,需要合适的温度,需要恰当的湿度与水分,而火星完全不满足这些条件。
      最重要的是其实动植物是相辅相成的,它们是一对双生子,动物不能在没有植物的情况下单独出现,植物也不能在没有动物的情况下独自存活。

NASA无人机开始探寻生命,火星为什么是最可能出现生命的星球

6. 无人机火星首飞成功!这运用了哪些核心技术?

据最新消息,无人机火星首飞成功,虽然说,他持续的时间很短,飞行的高度也很低,但这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,诶,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地方飞起无人机。当然,实现这一次奇迹,自然离不开,一些核心技术的支持,其中就包括共轴反桨的直升机构型,不然也无法提供它高速转动,还有,太阳能充电系统,当然,还有很多很多核心技术,这些技术,才是保障,他此次飞行成功的根本所在。是啊,这次成功首飞,意义非凡,对于人类而言,在外星球研究领域里,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,可能有些人会说,这些外星球研究,我们所投入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,那么我们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,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。
首先,他有利于基因研究,我知道,在现实生活中,有很多新物种,他是脱离不开基因研究的,而正是因为这些基因突变基础的存在,而使得这些物种被发现,并被利用,对于地球来说,它的基因已经被大家所熟知,也基本上达到一个饱和状态,要想有新的突破,就需要借助一些其他方面的基因,进行刺激,通过外星球的研究,能使我们得到很多有利的基因序列,并有助于我们完成对应的研究技术。
其次,有利于社会发展,一个社会,他的发展,是需要不断突破的,只有突破现有的局面,还能带来更多机会。和更多选择,所以由此大力研究外星球,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新的我们,以此来提升社会发展。
当然,任何一个事情,都是有着他的意义的,只是有些意义,没有被我们挖掘和发现而已,所以在评定他的时候,我们应该更加全面的去评论。

7. 科技水平限制了我们的梦想,不,NASA为探测火星研发了火星直升机

 
   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火星表面,火星的天空也将成为征服目标。日前,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宣布,火星直升机已经完成飞行测试,2020年将和新型火星车一起奔向红色星球。
   
   
    NASA推出的火星直升机“机身”很小,是近似边长10厘米的立方体,整机重量仅有1.8公斤。 为了提供足够的升力,外形采用双旋翼共轴串列布局,长度1.2米,每分钟转速达到惊人的2800转。相比之下,美军现役武装直升机“阿帕奇”的旋翼转速仅有每分钟300转。火星直升机使用可充电的锂电池供电,因此头顶一个太阳能电池板。
   
   
   如此“低能”的直升机能发挥什么作用?火星直升机平时停放在火星车上,起飞后可以拍摄更大范围的震撼图像,并能为火星车提供更精确的导航、定位,还能“侦察”前方地形,甚至可以携带科研仪器,扩大火星车探测范围。
   

科技水平限制了我们的梦想,不,NASA为探测火星研发了火星直升机

8. 惊艳世人的NASA火星无人机,究竟是怎么设计出来的?

 如果一切顺利,那么「机智号」将成为第一架翱翔在火星上空的飞行器。
   这架名为「机智号」的无人直升机,被吊装在「毅力号」火星车的肚子下面,一路送往那颗红色星球。机智号本体只有 1.8 公斤重,一盒纸巾大小,四条机械腿上却装有两根长达 1.2 米的碳纤维旋翼。除了拍照它不执行科学任务,主要是验证在火星上自主飞行的能力。
  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,「机智号」必须经受住一系列考验——严酷的温度、苛刻的功率限制,并在距离地球达10光分的火星上完成90秒的飞行任务。由于距离过远,实时通信或控制显然无法实现,它必须自主飞行。
   那么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(JPL)是如何设计这架直升飞机的?我们采访到NASA JPL火星无人机行动负责人Tim Canham。
      整个设计过程最重要的策略,是权衡设计与火星无人机的任务背景,这也是本次技术演示的最大意义所在。「机智号」并不需要像「毅力号」火星车那样完成科学考察工作;相反,它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份,飞行一段距离。如果运气好,「机智号」还可以捕捉几张航拍图,仅此而已。这项任务的价值在于,我们要证明低空飞机器能够在火星表面飞行,并收集更多数据,以指导下一代火星旋翼飞机的设计与制造工作。一切只是开始,更令人兴奋的远景发展还在后头。
   「机智号」不需要刻意完成任何复杂的任务,因为光是火星无人机这个概念就已经足够复杂了。在火星上放飞无人机极具挑战性,除了功率与通信限制之外,还有一项核心挑战——火星的大气密度仅为地球的1%。
   考虑到上述情况,Tim Canham告诉我们,「机智号」只要能够在火星表面成功起降一次,对NASA来说就已经是场辉煌的胜利。Canham协助开发了指挥「机智号」运行的软件架构。作为「机智号」运营团队的负责人,Canham目前主要处理无人机计划与「毅力号」火星车团队之间的协调工作。通过交流,我们希望深入了解「机智号」无人机如何在火星表面自主实现起降飞行。
    问:您能聊聊「机智号」无人机的硬件配备吗? 
    Tim Canham:  「机智号」无人机属于技术演示项目,所以JPL愿意为此承担更高的失败风险。这一点与火星车乃至深空探测器不同——后者属于B级任务,不少NASA员工已经在这部分硬件与软件开发工作中投入了多年时间。
   对于纯技术演示,JPL倾向于尝试更多新的实现方式。因此,我们决定尽可能摆脱手工件的束缚,大量采用现成的消费类硬件。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很多坚实耐用且能够抵御辐射的航空电子元件,而且大部分技术属于普通商业级产品。
   以处理器为例,我们使用的是高通公司提供的骁龙801芯片。它实际上就是一块手机处理器,而且体积非常小巧。不瞒您说,骁龙801实际上是此次任务中最先进的处理器,其性能反而比「毅力号」火星车上的处理器强大得多。事实上,这块无人机使用的芯片拥有比火星力高出几个数量级的算力,负责通过500 Hz主频在制导期间循环运行,以保持无人机在火星大气中的平衡飞行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还需要捕捉图像并分析特征,同时以30 Hz频率逐帧跟踪画面内容。总之,这些任务都对处理器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,而NASA目前使用的一切航空电子元件都达不到要求。实际上,我们已经开始从SparkFun上订购零件。我们的理念非常简单:虽然这些只是商用硬件,但我们会进行全面测试;只要效果良好,就应该可以直接使用。
       问:能否介绍一下「机智号」使用的导航传感器? 
    Tim Canham:  我们使用的手机级 IMU、激光测高仪(来自SparkFun)以及向下的 VGA 摄像机进行单眼特征跟踪。导航时,无人机逐帧比较几十个特征,以跟踪相对位置找出方向和速度。这一切功能都会通过位置估计来完成,而不需要记住特征或创建地图。
      图:NASA机智号无人机底部图,可以看到其上搭载的激光测高仪和导航摄像机。
   我们还装有一台倾角仪,用于在起飞时确定地面的倾斜度。另外,无人机上搭载一个1300万像素的手机级彩色摄像头——与导航无关,我们只是希望在飞行过程中拍摄几张精美的照片。我们将其称为RTE,以缩写方式称呼各类系统也是太空项目的传统。其实我们之前还考虑过在系统中加入危险检测功能,但时间有限最后只能作罢。
    问:这架无人机是怎么自主飞行的? 
    Tim Canham:  其实你可以把这架无人机理解成某种传统的JPL航天器,其中安装一套排序引擎,我们为其编写了多条序列、相关命令,再将文件上传其中以供执行。
   在模拟过程中,我们将低空飞行的制导部分划分成多个途经点,每个途经点都对应着我们在制导软件中设定的一条命令序列。在需要飞行时,我们会向无人机发出指令,之后即由制导软件接管并完成起飞、穿越各途经点、以及最后的着陆动作。
   但这种方式中的每个途经点都经过特别设计,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主飞行——我们并没有设定任何目标与规则,也没有做出任何高级推理,所以这只能算是半自主方案。更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,指定专人通过操纵杆远程指挥其飞行,但地球距离火星太远,即时遥控根本实现不了。面对紧张的项目时间表,我们只能提前制定出大体飞行计划,帮助无人机理解需要完成的预定飞行轨迹。在实际飞行中,无人机本身会根据风力、风向及其他实际环境因素调整飞行方式,保证始终沿既定航线前行。这同样是种半自主方案,用以顺利完成发射前制定的飞行路线。
   就个人看来,我觉得这不能算是高级自主技术,而更多只是一种脚本式的飞行导引。只有直接要求无人机“给那块岩石拍张照片”、它就能照做,才算真正的自主飞行。但作为初始任务,我们这次只需要证明飞行器能在火星地表成功飞行。至于全自主飞行方案,我们会在后续任务中逐步尝试,这可能需要制作一架体量更大的无人机、搭载能够实现更强自主功能的先进硬件。
   说起这个,我们不妨回顾火星上的第一位访客——探路者号。它的任务更简单:绕基地先进一圈,最好拍下岩石及其他样本的照片。因此作为初步技术演示,我们对火星上的第一架无人机也没必要苛求过多。
    问:在某些极端情况下,无人机有没有可能偏离预定飞行路线? 
    Tim Canham:  制导软件会持续检测各传感器的运行状况,保证生成高质量数据。如果传感器发生故障,无人机确实会做出相应反应,即保持最后一条飞行指引信息、尝试着陆,而后向我们发送情况报告并等待处理意见。总之,在检测到传感器故障后,无人机将停止飞行。我们一共在机智号上安装了三个传感器,都与飞行过程紧密相关,三者的数据将融合起来共同为机智号提供导航指引。
         问:初始飞行计划是怎么制定出来的? 
    Tim Canham:  我们经历了全面的选址过程,一切以「毅力号」火星车预计降落地点周边的环境为起点。根据实际情况,我们整理出轨道图像,并从中粗略识别出火星车将先后抵达的多个点位。结合周边岩石的坡度、高度乃至特定区域内的地表纹理,我们精心选取了适合无人机飞行的区域。
   这里同样有不少权衡因素——最安全的地表应该没有任何纹理,代表这一块区域没有岩石;但这种缺少纹理的地面,也可能令无人机无法准确捕捉其特征、进而失去制导能力。为此,我们最好选择一片易于跟踪特征的碎石滩,同时保证这里没有任何可能威胁着陆过程的大石块。
    问:这架无人机计划完成哪些飞行任务? 
    Tim Canham:  因为只是第一次尝试,所以我们只规划了三项主要任务,而且起降点全部选在同一位置。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无人机始终处于经过调查的安全飞行区域内。我们的时间窗口也非常有限,只有30天。如果时间再宽裕些,我们可能会尝试让其降落在其他看起来比较安全的新区域。但至少三项既定任务都是起飞、飞行、而后返航并降落在同一地点。
    问:JPL拥有丰富的机器人制造经验,开发的机器人往往能够在主要任务完成后长时间保持正常运作。但这次只设定30天的任务执行周期,是否意味着除非发生意外事故,否则这架功能仍然完好的无人机将被直接遗弃在火星表面? 
    Tim Canham:  是的,计划就是这样,火星车会前往别处继续执行主要任务。毅力号团队已经为我们划拨了不少资源,留下了30天的时间窗口,我们对此深表感谢。在此之后,无论无人机状况是否良好,火星车本体都会继续前进。所以我们可以随意安排飞行任务,但绝对不能超过30天时限。
   目前我们还没有规划好最后两轮飞行,但根据前三轮飞行任务的执行速度,我们可能会有一周左右时间做点新鲜的尝试。不过当下,我们还是要先认真把前三轮任务做好。
   只要能成功完成一次飞行,我们的目标就算是基本实现。接下来我们会略微扩大飞行范围,如果仍然成功,那么最后两轮飞行就可以稍微冒点险了。比如我们可能会飞上一百米,或者做个大回环之类的动作。但最重要的是,理解无人机在火星表面的飞行方式,所以第一轮任务最重要,我们得认真观察无人机的飞行能力。
    问:假如前四轮飞行一切顺利,那么在最后一轮尝试中,您打算设计怎样的飞行任务?是做点风险比较大、但成功后意义重大的尝试,还是风险较小、但重要性同样偏低的尝试? 
      问:JPL的工程师们在 探索 中还有哪些特别的发现,能给我们讲讲吗? 
    Tim Canham: 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火星环境下使用Linux。没错,我们的无人机用的是Linux系统,软件框架则是JPL内部开发的立方体卫星与仪器专用框架。
   几年前,我们已经把项目开源,现在大家可以直接通过GitHub下载火星无人机上的飞行软件,把它用在自己的项目当中。这是开源领域的一场辉煌胜利,我们把开源系统与开源飞行软件框架,同商用零部件整合了起来。
   如果你想亲自尝试,也完全没有问题。对JPL来说,这种结合还是新鲜事物,以往我们大多使用特别安全、特别可靠的部件。但这一次灵感碰撞让人们感到兴奋无比,我们也期待这种新思路能在未来迸发出更大的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