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大事记

2024-05-19 00:14

1.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大事记

1921年,留德归国博士陈雨苍奏准北京教育部,获部分庚子赔款到武昌两湖书院旧址创办湖北医学专门学校。1923年,学校初具规模,更名为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并建立实习医院。1926年11月,与原武昌大学、省立文科大学、商科大学、法科大学等五校合并为武昌中山大学(现武汉大学)1929年,武昌中山大学改为国立武汉大学,基础医学部迁入广州并入中山大学医学院,在实习医院基础上成立湖北省立医院,成为湖北地区第一家公立医院。1938年7月,医院药库及部分病房被日寇飞机炸毁,医院被迫迁往恩施,在恩施土桥坝沙湾梓桐巷继续办院。1939年9月,创建附属护士学校。1943年,杨光第院长协助朱裕壁教授在恩施创办湖北省立医学院,医院为其教学医院。1945年11月,抗战胜利后医院迁回武昌,更名为省立武昌医院。在武昌商家巷4号湖上园(今解放路238号)办院,开设病床100张。1949年11月16日,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签署命令:湖北省立武昌医院、湖北省立医学院附属医院、湖北省立传染病院(1945年创办)、武昌妇孺医院(1947年创办)、省立结核病院(1947年创办)五院合并成立湖北省立人民医院。开设病床305张,职工258名。1954年11月,医院改为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。1956年8月,医院更名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。病床350张,职工481名。1986年7月,医院住院大楼(安康楼)落成,病床增至908张,职工1623名。1987年9月医院增加“湖北省人民医院”名称。1993年,医院改为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,并同时保留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。病床1185张,职工2071名。1994年10月,楚康楼落成启用。2000年8月2日,湖北医科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、武汉测绘科技大学、武汉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,医院更名为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”,并继续保留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。 2001年2月,龙道畴教授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。2001年9月,医院新门诊综合楼(泰康楼)落成,其外部形象华贵,内部设施先进齐全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为医院向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院迈进奠定了重要基础。开设病床1300张,职工2100名。2002年1月13日,医院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、襄樊市中心医院、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、十堰市太和医院、十堰市人民医院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、荆州市中心医院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、恩施州中心医院、黄石市中心医院、孝感市中心医院、咸宁市中心医院、黄冈市第一人民医院、随州市中心医院、鄂州市中心医院十六家“三甲”医院联盟组建“ 湖北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”。 2002年2月,黄从新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2003年3月,安康楼维修调整完毕。实设病床1447张。2003年3月,医院启动外科楼群(民康楼)建设工程。2005年2月,黄从新教授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2005年7月,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,国际一流水平的直线加速器、钴60机、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正式运行,标志着医院走向完全意义的综合性医院。2005年10月,医院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。2007年,医院发展蓝图再绘新篇——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新镇、拥有2300张病床、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于一体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正式开工建设。医院形成了东西呼应、两翼齐飞的良好格局。 2009年4月29日,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状”集体。2009年,心血管内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。2009年8月,医院外科综合楼(民康楼)全面投入启用,开放床位至2200张。外科综合楼设施先进,尤其手术室、ICU、导管室达到国际一流水准。2010年11月,医院连续四次获评“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”。2010年,检验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。2011年2月,黄从新教授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 2011年,心血管内科、胸外科、精神医学科、耳鼻咽喉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。2011年,医院正式托管汉川市人民医院。2011年,医院编制病床4000张,实际开放病床达到3000张。2012年,肾病内科、神经内科、眼科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。

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大事记

2. 武汉人民医院的医院规模

经过80年的风雨变迁,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建设与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。目前占地13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。门诊部按照国际高标准设计建成,功能完善、智能化程度高,堪称富有人性化的国际现代化医用建筑。住院部内外环境与设施,在先进、实用的基础上 力求人情味、家庭化,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。内科病房按五星级宾馆标准设计装修,装备有物流、供水、供氧、输液,信息传递等系统;拥有先进的重症监护室、血液层流病房,血液净化中心。楚康楼装饰一新,设置不同规格的高级病房;外科病房位于十层大楼内,宽敞明亮。学术活动中心配有先进的数字网络及四种语言的同声传译系统。

3. 武汉人民医院的医院前景

改革开放以来,医院瞄准国际医学发展新目标,积极研究和应用当代先进医疗技术手段,在提高常见多发病诊治水平的基础上,不断攻克慢性病和疑难杂症,形成了以内、外、妇、儿、眼、耳鼻喉-头颈外科、神经、精神、皮肤性病、超声影像和急诊、药学等专业学科为优势的医疗特色,尤其在心血管内科、消化内科、胸心外科、泌尿外科、整形外科等许多专业学科领域创造了国际领先医疗技术。医院奉行 一切为病人,为一切病人,为病人一切的管理理念,以创新意识发展先进独特的医疗技术,以人本精神创造和谐温馨的养疗环境,受到社会赞誉。1992年被卫生部评定为湖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,1988年以来连续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、省级文明单位、省级最佳文明单位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。

武汉人民医院的医院前景

4.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

1921年,留德归国博士陈雨苍奏准北京教育部,获部分庚子赔款到武昌两湖书院旧址创办湖北医学专门学校。1923年, 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医科大学,并建立了实习医院。此实习医院即为我院最早发端。1926年11月,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并入武昌中山大学(现武汉大学)后,在实习医院基础上成立湖北省立医院,成为湖北地区第一家公立医院。1938年7月,医院遭日军炸毁而迁往恩施,在恩施土桥坝沙湾梓桐巷继续办院,1943年成为湖北医学院教学医院。1945年11月,医院迁回武昌,更名为省立武昌医院。1949年11月16日 ,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签署命令:湖北省立武昌医院、湖北省立医学院附属医院、湖北省立传染病院、武昌妇孺医院、省立结核病院五院合并成立湖北省立人民医院。1954年11月,医院改为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,1956年8月,更名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。1987年9月医院增加“湖北省人民医院”名称。1993年,医院改为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,并同时保留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。2000年8月2日,湖北医科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、武汉测绘科技大学、武汉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,医院更名为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”,并继续保留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。

5. 人民医院的武汉人民医院

武汉大学人民医院(即湖北省人民医院、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),地处武汉长江南岸武昌解放路与张之洞路(原紫阳路)交汇处,与驰名中外的黄鹤楼翘首相望。医院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为一体,是卫生部评定的首批三级甲等医院、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窗口医院、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。医院创立于1923年,时名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实习医院,1926年10月并入武昌中山大学。1928年,武昌中山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时医科独立扩充更名为湖北省立医院。1949年11月,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签署命令,将省立医院、湖北医学院附设医院、省立传染病院、省立结核病院、武昌妇孺医院等合并成立湖北省人民医院,且同为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;1956年改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;1987年恢复并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。2000年8月,湖北医科大学与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,医院更名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、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,并续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。医院建有国际一流的门诊部、功能完善的住院大楼、星级宾馆式的病房和外科综合楼群。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9个,实际开放病床1630张;拥有国际顶级的64排128层CT、螺旋CT、核磁共振成像仪、ECT、PET、直线加速器及系列放疗设备等各种高档医疗设备。年门诊量逾120万人次,年手术量约2.8万台次,年出院患者约4万余人次。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全国乃至亚洲、北美、南美,并承担中央首长、外国元首及外宾、华侨等来湖北视察、访问的保健任务。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100人,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专业人员508名,包括国家级专家、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、博士生导师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。13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受聘医院客座、兼职教授。建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,内科学、外科外、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学、检验医学、肿瘤学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点,各个临床学科均为硕士学位授予点。承担着武汉大学医学院、药学院2600余名本科生、800余名博士、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和600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。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、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,内科学、外科学等学科为湖北省级重点学科,心血管内科、消化内科、肾病内科、心外科、胸外科、泌尿外科、神经外科、乳腺甲状腺外科、整形外科、眼科、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、肿瘤科等为医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。设有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、湖北省心血管病学重点实验室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学重点实验室、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,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、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、消化与肝病研究所、泌尿系病研究所、眼科研究所、耳鼻喉-头颈外科研究所以及生物医学工程、临床药学、妇科、康复与运动等研究室。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,包括国家973项目、国家攻关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卫生部基金项目及省级攻关项目,鉴定科研成果148项,已有90多项获奖,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(阴茎延长重建功能的研究,2000年)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(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基础及射频消融,2001年;心房颤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,2004年),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,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;主编专著400多部,发表论文10000余篇。据国家科技部信息中心公告,2006年在统计源期刊上论文发表篇数居全国大型医疗机构第11位。SCI论文数常年保持在国内医疗机构第13位。

人民医院的武汉人民医院

6. 武汉大学附属医院的人民医院

医院创立于1923年,时名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实习医院,1926年10月并入武昌中山大学。1928年,武昌中山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时医科独立扩充更名为湖北省立医院。1949年11月,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签署命令,将省立医院、湖北医学院附设医院、省立传染病院、省立结核病院、武昌妇孺医院等合并成立湖北省人民医院,且同为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;1956年改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;1987年恢复并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。2000年8月,湖北医科大学与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,医院更名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、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,并续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。医院建有国际一流的门诊部、功能完善的住院大楼、星级宾馆式的病房和外科综合楼群。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9个,实际开放病床1630张;拥有国际顶级的64排128层CT、螺旋CT、核磁共振成像仪、ECT、PET、直线加速器及系列放疗设备等各种高档医疗设备。年门诊量逾120万人次,年手术量约2.8万台次,年出院患者约4万余人次。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全国乃至亚洲、北美、南美,并承担中央首长、外国元首及外宾、华侨等来湖北视察、访问的保健任务。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100人,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专业人员508名,包括国家级专家、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、博士生导师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。13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受聘医院客座、兼职教授。建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,内科学、外科外、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学、检验医学、肿瘤学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点,各个临床学科均为硕士学位授予点。承担着武汉大学医学部、药学院2600余名本科生、800余名博士、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和600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。医院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、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,内科学、外科学等学科为湖北省级重点学科,心血管内科、消化内科、肾病内科、心外科、胸外科、泌尿外科、神经外科、乳腺甲状腺外科、整形外科、眼科、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、肿瘤科等为医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。设有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、湖北省心血管病学重点实验室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学重点实验室、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,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、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、消化与肝病研究所、泌尿系病研究所、眼科研究所、耳鼻喉-头颈外科研究所以及生物医学工程、临床药学、妇科、康复与运动等研究室。近十年来,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,包括国家973项目、国家攻关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卫生部基金项目及省级攻关项目,鉴定科研成果148项,已有90多项获奖,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(阴茎延长重建功能的研究,2000年)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(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基础及射频消融,2001年;心房颤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,2004年),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,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;主编专著400多部,发表论文10000余篇。据国家科技部信息中心公告,2006年在统计源期刊上论文发表篇数居全国大型医疗机构第11位。SCI论文数常年保持在国内医疗机构第13位。医院主办有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《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》、《微循环学杂志》、《卒中与神经疾病》、《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》等全国统计源专业期刊。与世界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及教育界建立了友好合作、学术交流、人才培养等往来关系。100多名专家、学者分别在国际学术团体和全国各类专业学会及省、市专业学会担任主任委员、副主任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,使医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。改革开放以来,医院瞄准国际医学发展新目标,积极研究和应用当代先进医疗技术手段,在提高常见多发病诊治水平的基础上,不断攻克慢性病和疑难杂症,形成了以内、外、妇、儿、眼、耳鼻喉-头颈外科、神经、精神、皮肤性病、超声影像和急诊、药学等专业学科为优势的医疗特色,尤其在心血管内科、消化内科、胸心外科、泌尿外科、整形外科等许多专业学科领域创造了国际领先医疗技术。医院奉行“一切为病人,为一切病人,为病人一切”的管理理念,以创新意识发展先进独特的医疗技术,以人本精神创造和谐温馨的养疗环境,受到社会赞誉。1992年被卫生部评定为湖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,1988年以来连续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、省级文明单位、省级最佳文明单位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医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 “以病人为中心”的办院宗旨,大力加强人才培养,不断开展科技创新,以一流的医疗技术、一流的服务水平、一流的养疗环境服务于病人、奉献于社会,早日建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院。

7. 武汉人民医院的发展历史

武汉人民医院最早起源于1923年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实习医院。1926年10月并入武昌中山大学。1928年,武昌中山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时医科分离,实习医院扩充后成立湖北省立医院。1938年,医院遭日军空袭击,被迫迁往恩施。1946年6月,迁回武昌两湖书院旧址。 1949年11月,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签署命令,将省立医院、湖北医学院附设医院、省立传染病医院、省立结核医院、武昌妇孺医院等5院合并成立湖北省人民医院,且同为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;1956年改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;1986年又恢复同时使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;2000年8月,湖北医科大学与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时,医院更名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、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医院,并续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。

武汉人民医院的发展历史

8. 武汉大学省人民医院

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有2个院区,分别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38号,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发区高新六路,创建于1923年,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,是武汉市医保定点医院。
医院设有心血管内科、消化内科、肾脏内科、呼吸内科、血液内科、内分泌科、变态反应科、心外科、胸外科、泌尿外科、骨外科、神经外科、肝胆外科、胃肠外科、乳腺甲状腺外科、烧伤整形科、妇科、产科、生殖医学科、儿科、肿瘤科、神经内科、精神医学科、眼科、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、麻醉科、检验医学科、急重症医学科、感染病科、药剂科、放射科、超声影像科、老年病科、皮肤性病科、口腔科、康复科、病理科、中西医结合科等科室,其中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,心血管内科、胸外科、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、精神医学科、肾病内科、神经内科、眼科、检验医学科、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,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,心血管疾病专科(心内科、心外科)、神经疾病专科(神经内科、神经外科)、眼科为武汉市建设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专科。